党建园地

    组织架构

    制度建设

    党建动态

    学习阵地

    群工风采

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专题学习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4-22  

   2021年4月21日, 轨道交通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专题学习,学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通过学习了解到: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官僚资本主义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其具有垄断性、封建性、买办性的特点)。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地把官僚资本主义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一起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

   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从根本上说,反对封建主义,就是在经济上消灭以地主土地占有制为主要特征的封建剥削制度;从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和地主买办势力的集中代表——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开辟道路。

   土地革命时期-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后,我们党将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政策改变为减租减息的政策。解放战争后,共产党实行了废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并最终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权,从而取得了反封建主义的决定性胜利。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政体,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四部分。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将中国资产阶级基本区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二部分,并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从理论上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作了科学系统的分析。他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具有“一身而二任焉”的阶级,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

   基本经验

   1.坚持和把握无产阶级的领导核心,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键。

   2.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实行独立自主、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是保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基本策略。

   3.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4.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在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上中共党内的两种错误倾向:在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上,中共党内曾经出现过“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右的倾向是放弃领导权,“把整个队伍送出去”。比如,陈独秀在1927年所犯的“右倾”错误,导致了第一次国民革命的失败。“左”的错误是把自己孤立起来,“把整个队伍推出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左”倾错误,特别是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1.实质是如何处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

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必须分两步走。其中,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即在新民主义国家基础上,使革命继续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两者的关系是,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2.中国共产党党内在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上的两种错误倾向

   第一、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主张把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企图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并作一步走,超越民主革命阶段,一步跨进社会主义,直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其错误的根本是企图在民主革命阶段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策略和政策,从而混淆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这是完全错误的“左”倾冒险主义或盲动主义观点。

   第二、陈独秀二次革命论:它割裂革命两个阶级之间的联系,认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必须有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只有在中国资本主义高度发展之后,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完全错误的右倾机会主义的观点。这种错误的实质是否定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实际上取消了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其核心主张是放弃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

   五种经济成分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其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同私人资本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

新民主主义应在国营经济领导下,使五种经济成分统筹兼顾,分工合作,以促进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由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居于主导地位,使它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但新民主主义经济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主义经济。它是一种过渡性的经济,它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简称“四面八方”政策。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说确认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四面八方”政策则是处理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关系及其他关系的准则。它们符合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所形成的社会现实,有利于发挥各种经济成分的优势,使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因而是完全正确的经济理论与政策。

   基本问题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

   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和特点。“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基本经验之一,但不排斥其它斗争形式。

中国的武装斗争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众,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主要落实在对广大农民的领导上。

   第二、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反封建,而反封建的核心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第三、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反革命力量对农村的控制相对薄弱;广大农村的自然经济,以及帝国主义之间、军阀之间的矛盾斗争,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革命在农村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提供了可能。

第四、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凶恶而强大的,而城市工人阶级的力量相对弱小,中国共产党要积蓄和锻炼力量,就必须领导农民,把落后的农村建成先进的革命根据地,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

   第五、事实上,农民是中国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中国革命战争正是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下取得胜利的。

但是,由于农民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受教育水平的制约,没有科学的思想作指导,这些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中国的农民不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中国的无产阶级受压迫最深,最有觉悟,最有组织性、纪律性,是革命最坚决、最彻底的阶级,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因此,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

  “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必由之路

   1928年11月,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其内涵是在中共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思想。

中国的统一战线是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革命阶段里,统一战线有着不同的任务、内容和特点。

   1.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建立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工农);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将国民党被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一切工作归国民党”,是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主张。这种观点过高地估计了国民党和资产阶级,过低地估计了共产党和无产阶级,其实质是放弃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5),建立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由于对革命道路的错误估计,中共领导人犯了关门主义的错误,建立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

   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战争民族统一战线,但不包括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亲日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阵营。

   4.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以多党合作为主要内容,以反对美蒋反动派的统治为主要任务,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广大,都要巩固,使反动统治更加孤立。

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1948年1月,毛泽东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指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被领导者同共同的敌人作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

   党的建设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自己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主要应看他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民主革命时期,由于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中国共产党的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也有不少来自知识分子和非劳动者阶层的革命分子。毛泽东创造性的解决了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在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村的情况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重大问题。这主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纲领,代表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在思想上入党,直到他们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

1935年12月,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它应该大量吸收工人、雇农入党,形成党内的工人骨干;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一切愿意为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这就纠正了在党的组织发展问题上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此后,党的队伍不断扩大,并始终保持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

   2.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毛泽东在1939年10月《发刊词》中把党的建设称之为一项“伟大的工程”。

   3.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途径)主要有:

  (1)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强调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点。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办好一切事情的保障,必须时刻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党建设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核心,主要是用无产阶级的思想克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党员从思想上入党,方法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学习党章,树立信念。

  (2)注重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即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主要表现在毛泽东为党的组织建设制定了群众路线和严格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其“集中的表现,便是一九二九年红四军的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

  (3)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1942年9月,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党风”的概念。整风运动,是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首先要解决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即要解决党的学风问题。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行动的指南,而不是僵化的教条。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第一次把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概括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自我批评,并将它提到世界观和党性原则的高度。认为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主要标志和显著特点。毛泽东一面告诫全党,没有好的党风就难以建设一个好的党,就难以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同时党风对整个社会风气,对党外群众具有重要的影响。

  (4)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好形式。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而以反对主观主义为中心任务;方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形式:学习—对照—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出改正措施。

   历史意义

   中国革命的胜利,有着极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却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其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使帝国主义殖民制度遭到一次致命的打击,从而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国从帝国主义统治的后方基地变成了反帝斗争的前哨阵地,大大增强了世界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的力量。中国革命的胜利,大大激励了许多类似中国这样遭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剥削压迫的国家的人民,增强了他们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它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和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也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最后,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自鸦片战争以来,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但都未能取得革命的成功。只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中国人民才顺利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在旧中国的统治。由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被公认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同志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所形成的这些基本结论,成为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财富。

   经验

   首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其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这是党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自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近80年的时间内,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都是没有停止过的。但是,中国人民没有什么思想武器来抵御帝国主义,只是在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为传播起来,中国人民才有了新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它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它是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在于它能够在实践中为人们认识真理开辟道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独立自主地来思考和解决中国的问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成功地使其具有了为中国人民所理解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深深地扎下根来,并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转化为对中国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伟大的物质力量。可以说,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其次,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时刻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的先进政党的坚强领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任何反动势力也没有可能战胜的伟大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尽管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也经历过重重的挫折,走了许多弯路,但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一个科学的结论,是他们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所确认的伟大真理。 再次,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革命对象是极其残暴和凶恶的,同时,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因此,无产阶级如果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争取和联合广大的中间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这一点,并且坚持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原则,从而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把全国各族和各阶层人民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历尽千辛万苦,战胜了许多艰难险阻,最终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另外一条重要的经验。

   最后,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曾经实验过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但是,它们最终都失败了。事实证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以人民民主代替了资产阶级民主,以人民共和国代替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正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28年来的经验时,所指出的:“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武器,团结全国除了反动派以外的一切人,稳步地走到目的地”。这是对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


山东交通学院轨道交通学院 版权所有